找到相关内容5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不杀生,怎样请走蚊虫?

    不到它们了,因为你的功德足以使它们离苦得乐,好比国王大臣,想叫哪个人致富,一句话就可以了,而一般的善知识则需教给穷人按步就班的生财之道。所以,忏悔、持戒、诵经、养德是修行人时刻都要铭记在心的。 ...

    果卿居士

    |戒杀|蚊虫|蚂蚁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2/1543417817.html
  • 茶心禅意

    悟道、养德。以至于形成一种综合的文化。而贯穿其中的正是“和”的精神。那的确是人的最高之道、是德、是文化。  古时候,中国唐代有一位大禅师叫百丈怀海。有一次,一位叫云水的和尚问百丈:“如何是奇特事?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4741840.html
  • 菩提一叶——茶心禅意

    一碗茶的行为之中,却能够悟道、养德。以至于形成一种综合的文化。而贯穿其中的正是“和”的精神。那的确是人的最高之道、是德、是文化。  古时候,中国唐代有一位大禅师叫百丈怀海。有一次,一位叫云水的和尚问百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4756750.html
  • 道德与和谐社会

    口、意”三个方面制定了养德标准:“不杀生,不偷盗,不邪淫,不妄语、不恶口,不两舌,不绮语,不贪,不嗔,不痴”;而儒家以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来启迪人之本性;道家则从“木,火,土,金,水”,阐明人体及...

    索秋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85759078.html
  • 原来眼里不揉沙,现在看谁都顺眼

    之善,不独自己留存厚道,亦是免祸消愆妙法。” “不责人之过,不发人阴私、不念人旧恶,三者不仅可以养德,还可以远害。” 以前我虽大恶不作,小恶却不少,大善无为,小善却不屑,自以为还算个好人,并以此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2275153.html
  • 林语堂的人生智慧

    让名远害、归咎养德”、“天道忌盈、业不求满”、“盛极必衰、居按虑患”等教诲规劝。四是《中庸》中“极高明而道中庸”的“执中”与“度”。   林语堂“半字哲学”的核心思想是中庸。关于中庸孔子有一句话“持...

    史飞翔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31992260.html
  • 缘起的生命教育(下)

    心理上的轻躁。「取」之阶段:长大成年以後,爱欲更盛,迈入「成人养德」的阶段,应该砥砺志节,行善养德,转化对名利权势的追求。而在与人接触应对日渐繁增,人事愈加纷杂的过程中,必难事事周全,尽如人意,因此更须...

    智中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3751717.html
  • 从陵川三教堂谈佛教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

    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”并要求“吾日三省吾身。”这就从行动上,从眼、耳、口、身、意上规范自身,达到心灵上的升华,做个从行为到思想都达到一种境界,才能为“仁”,也就是儒家的养德尽性。他在《大学》中又...世界佛教论坛更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“和谐社会,从心开始”的主题。所以佛教讲“明心见性”,道家讲“修真炼性”,儒家讲“养德尽性”。陵川许多三教堂的佛龛上都写有这三教的心性标准。   由于三教文化融洽和谐,...

    李中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64184606.html
  • 敦煌宗教文化中的养生术

    依归;医家注重腑脏保养和精、气、神、形之摄养,等等。并提出了养生之本是养性和养德等观点。认为修身以道,修道以仁,积善有功,常存阴德,善养生者,当以德行为主,而以调养为佐。   同时还提出,“养身即...文献中反映出来。佛家以“坐禅”、“止观”、由“假入空”为依归,道家以“抱一守中”、“明心见性”为依归等等,并提出了养生之本是养性和养德等观点。认为修身以仁,积善有功,常存阴德,善养生者,当以德行为主,而...

    李重申 李小惠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493690.html
  • 易额曰“寒山寺”的石头希迁禅师

    依此服之,无病不瘥。切忌言清浊,利己损人,肚中毒,笑里刀,两头蛇,平地起风波──以上七件,速须戒之。”   希迁禅师的养生奇方,其精要贵于养德养德“不劳主顾,不费药金,不劳煎煮”,却可祛病健身,...坦荡,光明磊落,故而无忧无愁,无患无求。身心处于淡泊宁静的良好状态之中,必然有利于健康长寿。希迁禅师的“养生重养德”的思想,是传统养生理论的一大代表,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。   六、千古传颂的《...

    昌莲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791568.html